第 18 章

十八章

果然,当春妮把卖蘑菇得来的钱交给家里后,刘大娘马上就动摇了,惊喜的就把那几百钱捧在了手里,“竟然卖了这么多钱!”

春妮得意道:“那是。娘,你是没看见,酒楼的掌柜还怨我们的蘑菇送的晚呢!”说完又道,“对了,大丫还在酒楼的厨房用那河蟹做了道什么狮子头。”

“大丫还会做菜?”刘大娘纳闷道。

春妮道:“会,大丫路上说她这手做菜的功夫是她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。本来这是她家秘传的手艺,不许示人的。可是现在大丫说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,也顾不得什么祖宗的遗训了。”

不得不说,沈静把会做菜的缘由推到原身的身世上是对的。

刘大娘仔细回忆了一下,“我记得大丫被韩老大买回来的时候才十来岁,没想到她小小年纪还能记住祖上流传下来的手艺。”

“十岁不小了,我十岁的时候就会跟着我爹找‘梢’了。”刘春树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屋里,听到这话说了这么一句。

刘大娘把眼一瞪:“你又去哪疯了,这一整天我都没看见你人影。厨房里的干柴都快没了,也不见你去山上捡。”

“我跟我大哥去捞青虾去了。”刘春树眼见要挨骂,赶紧跑了出去,“我得看看那些青虾去。”

春妮听说青虾捞回来了,也跟着跑了出去。

兄弟两个捞了一天,足足捞回来两大筐青虾。

春妮还记着沈静叮嘱她的话,青虾捞回来以后便送到她家里。

两大筐青虾,春妮一个人可弄不动,便叫上她二哥一起把这些青虾送到了祖屋。

两人把青虾送去的时候,沈静正在晾晒自己刚煮好的青虾。这些煮好的青虾,是从去芦苇滩捞上来的青虾里捡的个头大的煮的,煮的时候还放了很多粗盐,这样晒干以后便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。

沈静刚晾晒完青虾,就见兄妹两个送来这么多青虾,忙跟他们一起把青虾搬到了厨房。

“大丫,这么多青虾,酒楼那边真的收吗?”春妮今天虽然跟着沈静去了趟酒楼,可是这么多青虾,酒楼那边难保都能收下。

沈静道:“这个不是问题。你们先等等,我把青虾的钱先给你们。”

沈静要这么多青虾是有原因的,为了刘家人给她送来更多的青虾,沈静按照一斤青虾五文钱的价格,数了三百多文给他们。

刘春树是个老实孩子,先看了妹妹一眼。春妮推拒道:“我们哪能要你的钱。”

沈静道:“这钱不是白给的,以后你们捞了青虾,只管给我送来,有多少我要多少。”

沈静这么一说,又硬把那三百多文塞到春妮手里,春妮这才收下。

等刘家兄妹一走,沈静就又开始忙活起来,趁着锅里的热汤还没倒,她从送来的两大筐青虾里先挑了不少个头大的扔到锅里煮熟。

大的青虾挑得差不多了,剩下小的青虾也有用处。

小青虾用水洗净,放入干净的坛子中,再放入足够多的粗盐,用木槌轻捣数下,然后封好口,放入阴凉通风处,再等上些天,便是天然的调味料——虾酱。

虾酱要发酵好要等半个多月,不过原来腌渍起来的五花肉差不多快好了。

坛子里的两块五花肉已经在料汤里浸泡了四天,沈静把它们捞上来的时候只见两块五花肉已经被浸泡成了酱红色。

浸泡好的肉放在大盘子里,用大火蒸上半个时辰,这道清酱肉就做好了。

做好的清酱肉放凉切成薄片,便是一道极为美味的下酒菜。

沈静把这清酱肉带到酒楼给柳掌柜品尝时,只见对方夹了一片吃完就又忍不住夹了第二片,边吃边道:“这清酱肉你怎么做得,肥肉吃着利口不腻,瘦肉又不柴不散。不错,真是不错。”

最近的茶叶蛋,客人们点的已经不多了。毕竟一样东西,老是吃来吃去,也没什么意思。这清酱肉送来的正好,用来做下酒菜最合适不过。

沈静听到柳掌柜问怎么做的这清酱肉,只是笑而不语。

柳掌柜把一小碟的清酱肉吃完了,才提到正事:“这清酱肉你说个价吧!”

沈静跟柳掌柜打交道这么久,也差不多摸透了对方的性子,当下并没有立即报出价格,而是笑道:“还是柳掌柜您给个公道价吧!”

“我也不瞒你,我们酒楼是小本经营,这清酱肉我们最多出到一百文钱。再多就不能了。”

一百文钱已经超过了沈静的预期,要知道一斤五花肉不过二十多文钱,加上调料都可以用积分兑换,可以说一斤清酱肉至少能挣五十多文钱。

不过沈静心里虽然愿意了,但是面上还是犹豫了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。

“那就这么定了。我先买下这几斤清酱肉,等客人们尝着好了,你再送过来。”柳掌柜也是怕这清酱肉会砸手里,毕竟清酱肉的价格可比茶叶蛋贵多了。

四斤五花肉制成清酱肉以后是三斤多,柳掌柜按数给了沈静三百多文钱。

三百多文钱刚好补了买青虾的缺口,沈静拿到钱以后便去了集市上。上次过集市的时候,沈静手里的余钱还不多,如今手里多了茶叶蛋和清酱肉这两项进益,沈静便决定采买些东西回去。

做清酱肉需要坛子,做虾酱也需要坛子,将来腌咸菜、做豆酱也都离不开坛子。沈静没走多一会儿,就停在了卖坛子的摊前。

“大叔,你这坛子怎么卖啊?”沈静随手挑了个坛子问道。

卖坛子的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,看上去倒是挺憨厚:“大的十文钱,小的五文钱,你手上那种不大不小的要八文钱。”

“我要两个大坛子,三个不大不小的坛子,两个小坛子。”沈静想了想道,“大叔,我要这么多坛子,价格能便宜点吗?”

大叔笑道:“小姑娘先别说大话,这么多坛子,你一个人拎得回去吗?”

沈静经他这么一提醒,想想也是,把这么多坛子搬回去也是个问题。

“那好,我要两个大的,两个小的。”沈静道,两个小坛子刚好可以放到大坛子里面,至于中等大小的坛子,下个集市再买也行。

买完坛子,沈静又买了些五花肉和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。这些东西都被她放到了坛子里。

可是沈静高估了自己的力气,从镇上出来后,还没走多久,两只胳膊就酸得不行了。

她只好先在路边坐着休息了一会儿,才继续赶路。

许是手里提着坛子,没看清路的缘故,沈静在经过一段难走的小路时,不知道是被什么绊了一跤,脚下就是一个踉跄。好在她把坛子抓得死死的,人虽然跌了一下,但是坛子却没事。不过坛子里的东西却都被甩了出去。

沈静刚把五花肉捡起来,从旁忽然有只手递过来一支掉在地上的木簪。沈静抬头一看,才看清来人是谁,“春栋大哥,你怎么在这?”

刘春栋抿唇道:“我师傅从县城回来了,如今就住在镇上。”

沈静想起来春妮曾经跟她提过,他跟着一个姓曲的木匠做学徒,好像快要出师了。

“那挺好,赶明等春栋大哥你出师了,我还想请你帮忙打些家具呢!”

刘春栋只轻轻嗯了一声,就没再说话了。不过等掉在地上的东西捡完,不等沈静说话,他就主动替她拿起了其中一个坛子,当先走在了前头。

沈静往家走的时候,柳掌柜那边也迎来了钱老板。

“最近酒楼可有出新的菜肴?”钱老板边走边问,这几天他忙着生意上的事,老是不能抽空过来,但是一直惦记着那道干炸蘑菇,所以一有空便过来了。

柳掌柜没料到钱老板今天会来,因为杜大夫今天没来,所以小姑娘早早就回去了。早知道应该多留她一会儿的。柳掌柜一边想,一边道:“有刚做好的一道清酱肉,我让后厨给您切一盘尝尝如何?”

清酱肉,听着似是道酱肉。钱老板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:“那就切一盘上来吧!”

柳掌柜便麻溜的让人到后厨传话,不一会儿,一道切好的清酱肉便被端到了钱老板面前。

清酱肉入口,钱老板便惊讶的咦了一声,原因无他,这清酱肉的口感特别像他吃过的火腿,但是却没火腿那么咸。

“这清酱肉是谁做得?”钱老板放下筷子问道。他常年在外做生意,有时候赶一天路都遇不到一家旅店,没办法的时候通常都是馒头就酱菜。不过这么多年过去,他早吃腻了酱菜,而肉食又不好保存。火腿倒是能存放,可是还得熬煮,味道又太咸。

这清酱肉倒是不错,吃起来不咸不淡,味道又清香鲜美。

柳掌柜听到钱老板问这清酱肉的来历,便道:“就是上次做菜的那个小姑娘拿来的。”

“等她下次再过来,你帮我问问她,看她能不能多做些,我下个月启程的时候好带些在路上吃。”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清酱肉的做法也是出自《食在宫廷》这本书,说是乾隆虽然喜欢火腿,但是又嫌肉太咸。张东官便特地为乾隆做了这道清酱肉,然后成为了宫廷特有的一道冷菜。

古代吃货的美食日常
上一章
下一章
目录
换源
设置
夜间
日间
报错
章节目录
章节报错

点击弹出菜单

提示
速度-
速度+
音量-
音量+
男声
女声
逍遥
软萌
开始播放